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更多
學部組織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首頁 > 成果轉化 >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語音播報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2018年10月24日,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其中,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自主研發的“SEBF/SLF高性能涂層加犧牲陽極”聯合防護技術成功實現應用并發揮了積極作用。針對港珠澳大橋特定的海泥環境,金屬所從涂層的抗滲透性、耐陰極剝離性等關鍵性能指標著手,研制出新型涂料,解決了涂層的耐久性問題。
金屬所耐久性防護與工程化團隊完成了港珠澳大橋基礎鋼管復合樁防護涂層工藝設計、陰極保護系統設計、原位腐蝕監測系統設計等,研制出用于大橋混凝土結構用的新一代高性能環氧涂層鋼筋,并參與大橋基礎的防腐涂裝施工,保障了港珠澳大橋基礎120年耐久性設計要求。
金屬所20多年來先后開展了重防腐涂裝技術開發和生產,設計了國內首例萬噸埋地管全自動內外涂裝生產線和中小型涂裝生產線等,在我國從渤海、黃海至東南沿海各種海洋重腐蝕環境重大工程中均得到廣泛應用。
相關鏈接:
金屬耐久性聯合防護技術護航港珠澳大橋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